文化传媒学院开展转型发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

发布时间:2016-01-22文章来源:校内 浏览次数:

根据学校转型发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方案要求,文化传媒学院认真策划组织,分别于10月8日、10月15日、10月22日开展转型发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学院副院长刘琦参加了10月15日的讨论活动。

为确保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取得实效,文化传媒学院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积极开展活动。领导班子率先统一思想,明确编辑出版学专业“适应入口、强化过程、错位发展”的转型发展新思路;教授、教研室主任、实训中心主任先期讨论,细致查找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全体教师分专题学习讨论,坦率交流,将任务落到实处。

10月8日,文化传媒学院全体教师阅读了学校《转型发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学习材料汇编》,重点学习了《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转型发展试点工作方案》和《党委书记王建华在全校转型发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进一步理解了学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明确了为什么要转、转什么、如何转、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转的问题。

10月15日,文化传媒学院全体教师围绕学校办学定位,结合分院专业建设和发展,针对人才培养模式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展开讨论。陈少志院长提出,在“报社、期刊社、出版社、网站、书店、印刷厂”与高校“6+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对接行业,错位发展,努力办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编辑出版学专业。于巍副院长解析了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指出教师是转型发展的关键。李艳葳、尹艳华对汉语言文学和编辑出版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发表见解,并对教师“走出去”到企业实践,加强校企合作给出具体建议。李海霞、闫秀文、刘兆君则就转型后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问题进行了交流发言。

学院副院长刘琦参加此次讨论并作了讲话。她从职教发展的高度出发,分析了习近平总书记、刘延东副总理、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的讲话精神,强调了我校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求文化传媒学院的教师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明确指出:作为文科专业,不仅要注重自身的发展建设,还要勇于承担学校人文素质培养的重任。

10月22日,文化传媒学院教师围绕转型后自身课程建设开展讨论。党总支副书记王义录提出转型期更要处理好教师、学生与辅导员三者的关系,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冷妍从学生接受知识信息渠道和方式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闫秀文、孙颖瑞、刘兆君对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选取和可操作性上提出建议;尹艳华、姚丽亚、王欢就编辑出版学理论课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安排作了发言;董晓慧、李秀萍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三次专题研讨会引起了文化传媒学院教师对学校转型发展的深切关注。大家积极思考,热烈讨论,对提高双师素质、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强化校企合作、改进学生评价方式等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纷纷表示要服务大局,改进思维方式,不断创新,为学校转型发展尽职尽责。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

友情链接